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浅谈儿童的琴趣与兴趣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注重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音乐开始走进更多的家庭,许多孩子已经不再苦苦纠缠于茫茫题海而徜徉于音乐的海洋,这在中国音乐教育发展史上堪称是一大奇特的文化景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现象也引起我们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如何引导孩子愉快地学琴,有兴趣地学琴,怎样协调孩子学琴的“琴趣”与“兴趣”,我认为教师的作用尤为得要。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种被尊重的心理,儿童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因而教师就应该是热情的懂得尊重人的人,让学生喜欢自己而不畏惧自己,教师充满情感的语言和及时的鼓励激发学生对学琴的兴趣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一个坐在学生身旁耐心向学生讲解的、和蔼可亲的老师比一位一味严厉的老师更受欢迎,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让学生与老师交流,乐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被强迫的感觉是教育学生的上策,以很多学生一换老师后就马上变得愿学或不愿学的情况就可以发现,老师对儿童学琴的兴趣影响有多大。

二、   克服急躁情绪,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学生在学琴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手指

僵硬、无法放松、折指或不完成作业等等。教师切意大声训斥学生,或者粗暴地掰着学生的手指触键,让学生找感觉,这样学生会丧失自信心,同时自尊心也被受到伤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有可能导致厌学。如果教师换种方式,站起来僵直的走路,然后再放松地走路,用这种直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既清除了孩子的紧张感,上课也显得生动有趣。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应耐心地寻问找出问题的原因,一同分析克服困难,急躁和训斥只能事与愿违。

三、   布置作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这一点是孩子学琴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教师能否教好学生的关键,孩子学琴的个体差异很大,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尤为重要,不仅教学方法不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作品表现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布置作业力求有针对性、合理性,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对练琴的兴趣就更浓了。那种超能力、不切实际的作业不仅挫伤学生学琴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反而伤害了学生。

四、   创设气氛,相互切磋,共同发展

学生都有表现持欲望,他总希望自己的能力被老师和同学们认可,教师可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或积极带领他们出去参加这样的比赛,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益。让他们在失败和成功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信心。通过相互观摩和交流演奏,丰富了孩子的舞台经验,而且还能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树立信心,以求更高的发展。学习也就变成有兴趣的学、主动的学,练琴的琴趣更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孩子的“兴趣”和“琴趣”是分不开的,教师只有发展孩子的“兴趣”才能提高孩子弹琴的“琴趣”。我们一定要遵循愉快教学的原则和科学的育人方法,减少孩子学琴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为培养一代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新疆伊犁六十二团小学教师:范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