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里的故事

柳笛


    
  为2004年暑期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及“中国音乐教育网络联盟”将要组团到贫困山区的有益活动, 给大家讲述一段在大山里亲身经历的故事:
      
从小就对大山和森林充满了向往,工作以后,听人说距工作地不太远的大山里就有保持完好的原始森林,于是在暑假里约了男女同事一行78人,准备了帐篷、睡袋、吊床等野外宿营装备,以及山野森林生存有关资料和8-9天的用品,乘车前往。
    
随着几次换乘汽车,山区的感觉愈来愈清晰了,当驰入X县境时,入眼的所有建筑颜色一律都被刷成了朱红色,经询问原来这里曾是红军时期的苏区,新来的县委书记为了使这里体现出革命老区本色,故下令这么要求的。
    
循着地图在山里辗转寻探,终于来到一处现代文明还没来得及发展到的,山、水、林丝毫都没有污染的原始森林边缘地带。
    
搭起帐篷宿营在两山之间的河畔草地上,山里的夜奇黑奇静,夜空里的星星也离的特别近,似乎垂手可得。山风吹过山林的声响总让人感觉那黑乎乎的山林里许多不安分的野兽在向外窥探着。
      
清晨,阵阵清亮的读书声,把人从香甜的睡梦中惊醒。原来,我们就宿营在一所山村小学的对岸。显然是为了防洪水,校舍就建在用石块堆砌起来的石台上面。校墙也不例外地被刷上了朱红色的老区革命色。
      
趟过河水,踏着山石小道,带着与往日不同的心情,向大山里还在辛勤耕耘的同行和他们的学生走近。
    
沿石阶而上,跨进象征性的校门,看到院子里一群山童手里端着饭碗或站或蹲正在喝糁子粥,见到我这位不速之客,都投来新鲜、好奇的眼神。一位颇为机灵的小姑娘放下饭碗,飞跑进一间屋内,不一会儿,随她走出一位中年汉子。接下来免不了客套呀,啰里啰嗦的说明来意呀等等,一番寒暄。
    
这位中年汉子姓赵,是这所山村小学的校长,经赵校长介绍,才知道这里叫槐树冲小学,是为解决附近方圆十几里山童就学,两年前才修建的,现有教学班五个,一班一个年级(原来还是五年制),归狮岭乡管辖。由于山童们家都较远,来回耽误时间,一般都给学校缴上一定的口粮,早晨和中午在学校吃饭,每天自带干粮和咸菜,热粥由学校统一熬做。见我不断地向教室里窥探,赵校长索性就领我到各教室转一转,指着杂七杂八高低不一的课桌解释:咱这里穷,桌凳都是娃们自己从家里搬来的,条件虽不太好,但娃们读书还是很认真哩。
    
站在这山石砌起的教室里,望着窗外那一双双充满热切、探究的眼睛,我灵光一闪:一起来的教师里数学、语文、音乐、体育各学科都有,何不在这里给这些山童上几天课,使这次的山野之旅更充实,更有意义。
    
赵校长听了我的想法,满口答应。特别是听说我们还有音乐老师,非常高兴的连声说:这下可解决大难题啦!
    
原来,每年“六一”正值这里的麦收季节,大人孩子都忙着地里的庄稼,学校也都放了农忙假,乡里的中小学文艺活动时有时无,有也往往都是在8月的暑假前的这个时候。今年早就接到通知要搞一次合唱比赛活动,由于这里一直没有音乐老师,学生连音乐课都没上过,眼看日子只差五、六天了,学校正不知如何是好呢。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同行的老师们听我一说,都十分乐意,在赵校长的安排下很快都去跟山童们见面上课了。就这样,上午帮着上文化课,下午把各年级班里差不多的山童都凑过来进行合唱排练,几天下来,编排了《让我们荡起双桨》《黄河边的尕娃娃》《走进六月的阳光》等合唱歌曲,并重点辅导了一位很有灵气的小指挥(就是我刚进校门时那位反应最快的机灵的小姑娘)。最后竟也小有成就了。至于伴奏嘛,就用我们随身带的两支口风琴加两只八孔竖笛,在这穷乡僻壤倒也是满像样的。用赵校长的话说:乡小学有张瞎子给靠弦儿,每次都是第一,这一次咱用的都是吹响的家伙什儿,肯定能比过乡小学张瞎子的弦子啦。
    
比赛就在乡小学的院子里举行,在中间稍靠边的地方摆了两张桌子,坐着组织者和乡里较有头脸的人物,各校来的老师和学生围成一个不大的圆圈,合唱者都面对这两张桌子演唱,有十几人的,七八人的,二十几人的算是大合唱团了,但不管大小,清一色的都是无指挥,无伴奏合唱。哪怕音调都拐到姥姥家去了,也都会特认真地坚持唱完。槐树冲小学抽签是跟在乡小学后面的,赵校长早在合唱比赛开始前就在乡小学的师生面前炫耀过我们的洋玩艺儿了,可能是感到从未有过的扬眉吐气吧,在乡小学演唱时,他不停地指指点点给我们介绍着。
    
我们看到了赵校长几次提到的张瞎子和他的弦子,一位小姑娘牵引着一个农村说书人打扮的盲人老者,搀扶他在合唱队前的方凳坐下,老者把他的弦子熟练的放到腿上试了试音,弦子的样式很特别,反正决不是我们所知道的胡琴里的任何一种。音色略带有沙哑,但音量特大。乡小学合唱队随着老者那在弦子上上下滑动的手,把所有的歌曲都唱成了上下大滑音。
     
结果不言而喻,槐树冲小学当之无愧的被评为第一名,我们和所带的口风琴、竖笛也免不了被人们好奇地围观一阵;回到槐树冲小学的晚上,难免被赵校长用山里人自酿的地瓜酒和山里特有的蘑菇、土豆加木耳盛情款待了一顿。
     
离开槐树冲小学我们在山里虽然又待了几天,但槐树冲小学师生送的蘑菇和木耳到临出山时也没吃完。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及作者版权所有,不经授权,不许转载  网页制作:赵洪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