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好比是一只“牛鼻子”,牵动着整个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父母都有美好的期望,父母的期望
几乎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无论在婴幼儿、儿童时期,还是在少年、青年,乃至壮年时期,父母对子女都怀着美
好的期望。但是,我们该期望孩子什么?
近年来,笔者在多项调查研究中发现,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年级升高,父母的理想期望值与现实期望值愈
来愈靠拢,父母的期望与孩子的自我期望也愈来愈接近。换句话说:父母对子女学业期望值已经“下调”。家 长的期望值里多了些“平常心”,少了些浪漫和理想化。市场经济的杠杆正在无形地调节着父母们的期望。
不少父母的目光,开始“聚焦”孩子的社会适应素质和人格培养上,而不再只盯住学业成绩和升学。尽管
有的父母是认识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新要求后的自觉,有的父母是迫于矫治孩子社会适应不良问题的被动认识
,便都源于现实的呼唤:父母们要竖起心中期望的时代价值座标。
近年来,我接待不少学生和他们父母的咨询,有的咨询为什么和周围同学相处困难;有的诉说想把自己独
自关起来,以躲避别人的评论;有的直言越来越怕与别人交谈和接触,感到十分自卑和胆怯;有的询问怎样解
决与他人矛盾和冲突的处理方法。
总之,很少有诉说学习困难的,大多是社会适应问题,有的属社会交往退缩,有的属人际交往困难,有的
属自我评价失衡。深究起具体原因,又都在“社会技能”环节上出了问题。
“社会技能”这一概念,是国外学者7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80年代中期影响我国,90年代初以来,随着社 会急速转型,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适应力和创造力的崭新要求,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社会适应素质的重要价
值。目前,越是临近孩子进入社会,父母们越是关心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正是国内外现代化快速进展背景下
的必然反应。
所谓社会技能,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习得的能带来最大社会适应效能的活动方式。青少年的社
会技能,主要指:①顺应环境的技能,即如何为自己创造良好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生存能力和行为习惯;
②完成任务的技能,即独立学习、工作,合理安排时间,完成课业和力所能及的事务、公务的技能;③人际交 往的技能,即适应他人、接纳他人,准确表达自己、善于处理与他人间矛盾的技能;④正确对待自我的技能,
即学会自我管理、承担个人责任,认识自我、积极进取的技能。
年轻的父母们,当我们期望孩子童年、少年时,是否应更多地期望他们青年时代,乃至成年时成功的社会
适应呢?当我们把期望定位在“社会需要”与“儿童需要”交汇点时,就会不再局限于学业而着眼于孩子的整
体发展了,就会理智、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期望目标、方法和期望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