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一)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萌芽和古歌时代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系 陈君凡 摘 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包含着声乐的源流。音乐起源于劳动,而音乐的最早形态又是声乐。严格地讲,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就是从原始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萌芽,到歌、舞、乐三结合的原始音乐形式的形成,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等等,至到歌唱活动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中国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声乐艺术 要研究中国古代声乐艺术,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概念的界定问题。“民族声乐”的含义有两个方面,狭义的讲:它是指具有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歌唱技巧及表现特色;广义的讲:民族声乐是指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体裁的声乐形式及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各种民族声乐作品。 回头看看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从远古时期的《侯人歌》[1]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民歌以及形成的中国戏剧、说唱艺术各种民族音乐体系都离不开声乐。因此,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应该把声乐的起源、萌芽、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戏曲、杂剧、诗词[2]、小曲、说唱等纳入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研究范畴。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起源、萌芽、演变、发展的过程。 一、远古原始时期声乐艺术的起源和萌芽 在远古时期,最原始的音乐是声乐,是人类劳动与自然斗争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由于劳动产生了语言,人脑的发达,为音乐的产生准备条件。 远在五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居住在祖国大地上,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几千年以前,音乐(原始声乐)已与人的劳动密不可分。 据刘安在《淮南子》中记载:“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论,后亦应之。此其于举大木善矣。”这就是说人在抬木头的时候,前面有人喊,后面有人和,这样有利于团结力量抬起巨大的木头。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劳动号子”。也可充分证明音乐源于劳动。 还有相传大禹的妻子等大禹回来就有一首情歌:“禹行动、见涂山之女。禹未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令其妾往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1]。这首歌仅四个字,可任意延长。 原始的音乐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其中歌唱占最重要地位且节奏因素较突出。相传黄帝作有《弹歌》[2]反映原始狩猎生活:《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有“八阕”,是一首共含八个曲子的组歌,表演者手执牛尾,边跳边唱。可见中国声乐早在几千年以前远古原始社会就以其独特的,最能反映人类生活、生产劳动的音乐形式出现了。且有了劳动号子,祭歌,情歌等完整的声乐曲目。例如:《礼记·郊特牲》记载的一首古代祭歌、仿用呼喊、恳求的音调唱出来,恳求上帝保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这个时期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声乐艺术形式,表现简单、原始,但已经有了固定音高,并出现了简单的音阶,节奏较明显和突出。这标志着古代声乐艺术开始萌芽。 二、奴隶社会声乐艺术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古歌时代 公元前21世纪以后,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即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歌唱作为古代重要的音乐形式更加盛行。它几乎是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爱好。但唱的歌曲统治者和庶民是不同的。据《诗经》记载,当时存有305首歌曲,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有15首民歌,基本上是北方民歌。流行范围大约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的北部和四川的东部。这是周朝初年(公元前1066年)到春秋中期(公元前570年)近500年间的作品。 “雅”一般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品。 “颂”大多为古老的“祭歌”。 “风”是《诗经》的精华,内容涵盖极其丰富,传载也有多种多样:有爱情、有劳动、有生活风俗、有讽刺、有童话等。歌唱形式也丰富多样:有独唱、有对唱、帮腔等。 虽然《诗经》中的“风”大多局限在北方称之为“国风”[3]。南方楚风只稍有涉及,其实,战国时期的楚国音乐相当发达,唱歌风气尤为盛行,有些流行歌曲,能应和而唱的达数千人之多,称之为“楚声”。[4] 公元4世纪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中可唱的歌词占绝大部分。例如:《九歌》、《离骚》、《天问》、《招魂》都是非常好的歌曲。 《九歌》中有11首歌曲,根据不同的鬼神而作。 东皇太——叙述祭天神的场景; 云中君——祭女性的云神的歌曲; 湘 君——祭湘水男神的歌曲; 大司命——祭主寿命的男神的歌; 东 君——祭太阳神的歌曲; 少司命——祭主寿命的女神的歌; 词 伯——祭男河神的歌曲; 山 鬼——祭女山神的歌曲; 国 殇——祭颂陈之烈士的歌; 礼 魂——祭祀结束的歌曲。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独特的说唱艺术。当时的哲学家荀况(公元前298年—前238年)的《成相篇》在演唱形式上就用一种叫“相”的打击乐打节奏伴唱。 西周时期,出现了音乐机构[1]和音乐教育。可以说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属于中国西周时的“大司乐”。这个机构的职务含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三个方面。音乐教育主要 是王和贵族子弟,也有一些从民间选拔出来的青年,学习内容有音乐美学理论、演唱艺术和舞蹈。从13岁开始到20岁毕业[2] 随着歌唱的盛行和发展,也就产生声乐理论,当时对选择歌唱的学生也有了严格的要求,对歌唱的气息和演唱歌曲的严谨性也有了明确的要求。 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 “夫教歌者,先呼而出之,其声及清微者,及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微,疾不中宫,徐不中微,不可谓教。” 另据《史记·师乙篇》所载:③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旬中鉤,累累乎端如贯珠。” 意识是说在歌唱技术方面更有明确要求:讲到歌唱声音的向上进行,要象向上高举;声音的向下行,要象向下沉落;声音的转折要象折断那样干脆;声音的休止,要象枯萎的树木那样的寂静无声;硬的曲折变化,象折线那样突然转变;软的曲折变化,要象曲线那样无痕迹;声音的连续进行,要象一线串珠。 可以看出当时的歌唱艺术达到一定的高度。要求气息运用流畅,声音优美、婉转。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出色的歌唱家和声乐教师。如:王豹、绵驹、韩娥就是当时著名的歌唱家。著名声乐教师有秦青等。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歌唱家韩娥和声乐教育家秦青,有两个真实的故事证明当时的演唱技巧和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到几千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为我国古老优秀的声乐艺术而叹服。 据《列子·汤问》记载: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木丽,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长幼喜乐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效娥之遗声。” 几千年以前韩娥就能以其饱含深情的歌声打动群众,且声音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们不管韩娥有没有受过专门的演唱训练,但是劳动人民的审美观是不能怀疑的。韩娥优美的声音和丰富歌唱情感毋容置疑。 《列子·汤问》又载: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枝,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效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不敢言归。” 这个故事是说薛谭到秦青那里学习唱歌,没学多久,就认为自己已经学成,便向秦青辞别。秦青没有挽留,在送薛谭的路上,抚着树木高歌,其声音宏亮使林木振动,响彻云宵,薛谭听后,不再走了,请求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这可证明两点,一是秦青的歌唱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且有自己科学的歌唱方法,否则,不存在薛谭向其求学,二是证明当时声乐教学已有系统的教学方法。 据考证,中国原始的音乐是歌、舞、乐一体的,但当时的舞大多是些巫术性的简单劳动性的,伴奏乐器极其简单,主要是以“歌”为主。尽管当时已有像《九歌》一类较为完整的声乐套曲,但由于其表现形式又有其原始的一面,我们把这一个时期形成的声乐艺术,称为“古歌时代”是比较洽当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2]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出版 [3]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李晓贰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出版 [4] 《中华文化大辞典》丁守和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5] 《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出版
[1]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篇》所载,歌词仅四个字:“候人兮猗!”实始为南音。后两个字还是语气词。 [2] 古代诗词是以咏吟形式读的,与音乐分不开。 [1] 见《吕氏春秋·音初》(大禹治水时,聚涂山氏之女子。大禹没有与妻子商量就到南边巡视。涂山氏女子就叫侍女到涂山南边等候,并创作了歌曲:“等候着人呀……”)。 [2] 《弹歌》的歌词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见《吴越春秋》。 [3] “国风”是周朝十五个诸侯国所有民歌的总称,曲式简单,有类似“号子、夯歌、山歌”性质的歌曲。 [4] “楚声”是战国时代享有美誉的楚国民歌,和声多达数十人,如《九歌》等。 [1] 《周礼·春官·大司乐》 [2] 《礼乐·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二十而冠,始学礼。” [3] 《史记》是儒家经典,为秦汉之前礼仪论著的合编。
|
||